熱門主題熱門主題  顯示討論區會員列表會員列表  搜索討論區搜索  幫助幫助
  註冊註冊  登陸登陸
食品添加物
 台灣香料網討論區 : 食品添加物
主題 主題: 維生素B12 發表回覆發表新主題
作者
內容 <<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
tank
Admin Group
Admin Group
頭像

加入: 7/23/2003
位置: 台灣
文章: 12
發表: 9/09/2003 ∼ 7:42am | IP 已記錄 引用 tank

維生素B12   Vitamin B12

  (性狀與穩定性)維生素B12為深紅色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具有較強的引濕性。在水或乙醇中略溶,在丙酮,氯仿或乙醚中溶。可在100攝氏度消毒30分鐘或在120攝氏度消毒15分鐘,溫度過高或消毒時間過長均可使之分解。維生素C,重金屬鹽類及微生物均能使之失效。

  (體內過程)正常人所需的本品主要由食物提供。口服後,本品與胃黏膜細胞分泌的“內因數”(一種糖蛋白)結合,形成複合物,保護本品不易被腸液破壞,該複合物在回腸經擴散吸收入血,當“內因數”缺乏時,本品吸收障礙,只能注射給藥。本品肌注後吸收迅速而完全,1小時後血漿濃度達峰值。血中本品經轉運主要貯存于肝臟,成人總貯量為4—5毫克。主要從腎排泄,大部分在最初8小時排出,劑量越大排泄越多,故不必要大劑量注射。

  (藥物作用)維生素B12間接參與胸腺嘧啶去氧核?酸合成。在體內需轉化為甲基鑽胺和輔?B12使其具有活性,甲基鑽胺參與葉酸代謝。缺乏時可致葉酸缺乏,而葉酸參與DNA的合成,因而導致DNA合成受阻,導致巨幼細胞貧血。本品還促使甲基丙二酸轉變為琥珀酸,參與三羧迴圈,故缺乏時亦可影響神經髓鞘脂類的合成,維持有鞘神經纖維的正常功能。

  維生素B12缺乏時,主要影響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這是因為造血系統的敏感性與細胞更新速率高。特別是紅細胞系統表現得最為明顯。主要特徵是在外周血液中出現許多細胞碎片,變形細胞和高色素性巨大細胞。此外神經系統表現在脊髓和腦皮層中皆可見到有髓神經元的進行性腫脹,脫髓鞘的細胞死亡,從而引起廣泛的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征。如手足感覺異常,振動和體位感覺減退,以致站立不穩,深部腱反射減弱,晚期可出現記憶喪失,神志模糊,憂鬱,甚至中樞視力喪失等。表現為妄想,幻覺,以至發展成一種明顯的精神病。

  (適應症狀)(1)主要用於治療原發性和繼發性內因數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熱帶性或非熱帶性腹瀉,腸道切除後引起的盲端形成和小腸憩室以及短二葉裂頭絛蟲腸道寄生蟲所致的維生素B12吸收障礙。

(2)亦可用於哺乳,妊娠,長期禁食者,吸收不良綜合征,肝硬化及其他肝臟疾病,反復發作的溶血,甲狀腺機能亢進,慢性感染及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1)肌注給藥時,偶可引起皮疹,瘙癢,腹瀉以及過敏性哮喘。

(2)偶可降低血鉀及高尿酸血症。

(3)惡性貧血患者口服無效。因為惡性貧血病人及胃切除病人,內因數缺乏,故維生素B12不能在腸道充分吸收。

  1. )治療後期可能出現缺鐵性貧血,應補充鐵劑。

(5)本品不可靜脈給藥。無論靜滴或靜推者可引起意外,曾有死亡報導(靜脈高營養液中含極少量本品可例外)。

  (藥物相互作用)(1)本品與氯黴素合用,可抵消維生素B12具有的造血反應。

  (2)體外實驗發現,維生素C可破壞維生素B12。體內同時給藥或長期大量攝入維生素V時,一次1克,一日3次。血清中維生素B12的濃度降低。

  (3)氨基糖?類抗生素,對氨基水楊酸類,苯巴比妥,苯妥英鈉,撲閑酮等抗驚厥藥及秋水仙堿等可減少維生素B12從腸道的吸收。

回到頂部 查看 tank's 個人資料 搜索其它文章基於 tank 訪問 tank's 主頁 發送私人消息 添加到好友列表
 

如果你想發表回覆, 請先 登錄
如果你還沒有註冊, 請先 註冊

  發表回覆發表新主題
可列印版本 可列印版本

討論區切換
你在此討論區 不能 發表新主題
你在此討論區 不能 回覆已有主題
你在此討論區 不能 刪除你的文章
你在此討論區 不能 編輯你的文章
你在此討論區 不能 發起投票
你在此討論區 不能 投票



頁面執行時間 0.42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