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 9/09/2003 ∼ 7:35am | IP 已記錄
|
|
|
維生素C Vitamin C
(性狀與穩定性)維生素C合成品是一種白色的結晶性粉末,其水溶液在空氣中很快變質,尤其在鹼性溶液中遇光或熱更易變質,溶液通常由無色到淺黃色—黃色—棕色。片劑在放置過程中遇光,熱也易變色而失去療效,故本品應在遮光,密封處保存。
(體內過程)維生素C口服後在胃腸道,主要是空腸部位吸收。蛋白結合率低,少量貯存在血漿和細胞中,尤以腺體組織內的濃度為最高。經肝臟代謝,極少數以原形物或代謝物從胃排泄。當血漿濃度大於14微克時,尿內排出量增多,可經透析清除。
(藥物作用)維生素C在體內參與多種反應,如參與氧化還原過程,在生物氧化和還原作用以及細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從組織水平看,維生素C的主要作用是與細胞間質的合成有關。包括膠原,牙和骨的基質,以及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的接合物。因此,當維生素C缺乏所引起的壞血病時,伴有膠原合成缺陷,表現為創傷通難以癒合,牙齒形成障礙和毛細血管破損引起大量瘀血點,瘀血點融合形成瘀斑。
此外維生素C還可減少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低毛細血管的脆性,增加血管彈性,刺激造血功能,加速紅細胞的生長。具有中和毒素,促進抗體生成,增強機體的解毒功能及對傳染病的抵抗力。且有抗組織胺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生成的作用。
(適應症狀)(1)用於防治壞血病,牙齦出血,也可用於各種急,慢性傳染疾病及紫瘢等的輔助治療。
(2)維生素C可促進去鐵胺對鐵的螯合,使鐵的排出加速,故可用於慢性鐵中毒的治療。
(3)當病人接受慢性血液透析時,或患有胃腸疾病,結核病,癌症,潰瘍病,甲狀腺功能亢進,以及感染,創傷時,婦女妊娠期,哺乳期時,需補充適量維生素C。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1)本品長期大量服用(一日2—3克),停藥後可出現壞血病。
(2)長期大量(一日2克以上)服用本品,可收起泌尿系尿酸鹽,半胱氨酸鹽或草鹽結石。
(3)大量應用本品在一日1克以上時,偶見腹瀉,皮膚紅而亮,頭痛,尿頻,噁心嘔吐,胃痙攣等症。
(4)應用本品期間,可致下列診斷性試驗出現誤差:(1)大便潛血假陽性;(2)尿糖,葡萄糖試驗假陽性;(3)尿中草酸鹽,尿酸鹽,半胱氨酸等濃度升高。(4)血清膽紅素濃度下降。(5)尿液pH下降。
(5)建議以下情況慎用:半胱氨酸尿症,交草酸鹽尿症,草酸鹽治積症,尿酸鹽性腎結石,痛風,糖尿病,葡萄糖-6-磷酸脫氫?症,血色症,鐵粒幼細胞性貧血或地中海貧血,鐮形紅細胞貧血等。
(6)注意事項:(1)大劑量長期服用維生素C可干擾抗凝藥的抗凝效果;(2)與巴比妥或撲米酮等合用,可促進維生素C的排泄;(3)與纖維素磷酸鈉合用,可促使維生素C代謝的草酸鹽;(4)長期大量應用維生素C,可干擾雙硫醒對乙醇的作用;(5)水楊酸類藥物可增加維生素C的排泄;(6)製劑色澤變黃後不可應用。
|